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全面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并首次将 “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 列为重点任务。这一决策释放出招商引资领域变革信号,标志着地方政府长期依赖政策优惠的 “内卷式” 竞争模式将终结,转而走向以统一规则、优化环境、精准对接为核心的高质量招商新阶段。

破解 “内卷式” 竞争
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与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双重压力下,地方政府招商引资长期存在的问题已成为阻碍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风险。传统模式不仅导致同质化产业盲目扩张、重复建设与产能过剩,更严重侵蚀全国统一大市场根基,加剧区域恶性竞争与财政资源浪费。有数据显示,2022年就有55个地区违规或变相返还税收土地出让金达 225 亿元,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现象突出。
政治局会议直击这一痛点,明确要求“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与此前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严禁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行为”及《公平竞争审查条例》(2024年8月施行)形成政策闭环,旨在打破 GDP 锦标赛思维,重构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制度框架。此举本质是通过 “统一政府行为尺度” 约束选择性产业政策干预,推动地方政府从“内卷参与者”转向“反内卷主导者”,构建激励兼容的全国一盘棋新秩序。


从“政策洼地”到“改革高地”的跃迁
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核心在于建立公平透明、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为招商引资注入新动能。招商引资作为资源配置的关键抓手,需遵循以下转型方向:
会议重申“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明确要求各地清理废止违规税收返还等政策,严禁以财政资金支持平台低于成本价促销、互挖存量企业等行为。此举将倒逼地方告别“政策套利”暗箱操作,转而通过法治化手段规范市场行为。
在统一大市场框架下,企业选址决策转向更注重制度环境、要素供给、产业链配套等综合软实力。会议提出“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增强经营主体活力”等要求,本质是推动地方政府从拼政策转向拼服务:
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行全周期跟进、一站式服务机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强化人才、融资、物流等关键环节支持,如活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对接科创、小微、外贸企业需求,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保障民生配套;
坚持“管产业必须管招商”原则,围绕新质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绘制产业链图谱,开展“招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精准招商,推动“以商引商”“以企引企”磁场效应形成根植性产业集群。

会议提及“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为招商引资注入金融活水。传统城投平台依赖非标融资、隐性债务的模式已不可持续,取而代之的是基金招商、股权招商等新路径:
地方政府需设立不以招商引资为直接目的的产业引导基金,聚焦重大战略领域培育新兴产业,避免同质化竞争与社会资本挤出效应;
通过“国资平台 + 创投机构 + 产业链企业”合作撮合机制,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关键项目,实现财政资金“耐心资本”功能最大化;
结合城市更新、智慧便民服务等民生工程与工业制造、文旅康养等消费升级领域,挖掘新技术应用场景,发布场景需求清单吸引企业参与技术迭代与生态共建。
关于城投退平台,已成为招商引资转型的关键驱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这既是防范隐性债务风险、重塑政府信用体系的必然要求,更是重构招商引资底层逻辑的核心变革。这一转型的本质是通过切断政府信用兜底与选择性政策干预,迫使城投成为公平竞争秩序的维护者而非破坏者,最终实现招商引资从“拼优惠、拼资源”转向“拼环境、拼资本、拼生态”的高质量范式跃迁。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部署,为地方经济发展划定清晰红线与升级路径。未来招商引资工作需彻底告别“政策洼地内卷”的老路,坚定迈向“改革高地竞争”的新征程 —— 以法治规范竞争秩序,以营商环境厚植根基,以资本创新激活动能,以开放场景培育生态。正如会议强调,地方政府必须“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从短期指标冲刺转向长期价值创造,方能真正实现“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的高质量招商引资目标。
未来,绿天使将积极主动顺应政策变革,以“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总基调为指引,深耕招商服务全链条。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加速构建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奋力抢占先机,为区域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蓄能加力,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书写更多精彩篇章。
绿天使集团是中国领先的专注于服务战略新兴领域,为快速成长的科技企业提供专业化产业升级服务的机构。以孵化基地为支点,调动、整合各方资源,为创业者打造一个环境优良的创业生态圈。绿天使集团目前已运营20个创业园区和26个产业园区,成立3支产业专项投资基金,孵化企业3000余家,已投资企业近70余家。通过在相关领域不断深耕,绿天使集团逐步形成以孵化+投资+加速+辅导上市的特色运营模式,打造链条式、专业化、行业集聚的产业示范园区。促进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的升级,推动战略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相关行业的产业化、科技化、国际化,助力行业整合,促进产业升级,形成生态共享的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