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碳达峰、碳中和” 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零碳园区已不再是单纯的环保概念,而是成为重构产业竞争力、抢占绿色经济制高点的核心载体。目前,各地方的零碳园区建设也正都在加速落地。


什么是零碳园区?优势在哪?
零碳园区是依托能源结构优化、产业协同创新与数字化管理,实现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趋近于零的新型产业载体。根据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其核心指标明确为 “单位能耗碳排放”,配套清洁能源占比、固废综合利用率等 5 项引导性指标,区别于传统园区的核心优势集中在以下方面:
配套光伏发电系统、风电场、光伏电站,通过绿电专线直供、新型电力系统改造等,降低绿电成本,同时帮助企业契合国内 “双碳” 政策要求、减少碳合规成本,直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以 “低碳” 为纽带推动产业链协同,带动上下游企业技术改造,实现园区单位产值能耗下降、碳排放强度降低。
构建智慧化、循环化、低碳化的基础设施体系,为企业降本增效提供硬件保障:
智慧基础设施:配备智能微电网、智慧交通系统、数字孪生平台;
循环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式固废处理中心、中水回用系统、共享储能站;
低碳配套设施:布局分布式光伏建筑、绿色冷链管网。
国家统筹资金渠道支持,地方配套“承诺制 + 标准地 + 全代办”极简审批,项目开工周期可压缩约一半,部分地区还按“创建型 - 示范型 - 引领型”分级给予政策倾斜。


零碳园区招商的重点在哪里?
不加筛选地引进企业,最后只会导致园区产业杂乱无章。招商要想成功,关键得聚焦 “低碳价值最大化”,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精准发力。
绿色能源与环保产业: 光伏组件、风电设备、氢能全链条、储能系统、节能装备、环保材料与技术。
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 半导体、精密仪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工业机器人等。
数字与信息技术产业: 大数据中心(采用液冷等节能技术)、云计算、物联网、数字孪生技术、碳管理系统、绿电交易平台等。
循环经济与生物科技: 资源再生利用、生物基与低碳化工、碳捕获与利用(CCUS)技术的创新企业。
生产性服务业: 绿色金融、碳咨询、检验认证、工业设计、绿色供应链管理等高端服务机构。
以 “链长 + 链主” 机制为核心,政府统筹资源、龙头企业带动,靶向对接低碳产业集聚区,聚焦 “绿电生产 - 低碳制造 - 零碳产品” 闭环,推动产业链关键环节补位。
优先对接两类主体 —— 一是掌握碳捕集、储能系统等核心低碳技术、ESG 评级 A 级以上的零碳技术应用企业;二是能提供源网荷储一体化、碳资产管理等服务的能源管理服务商。
重点引入已通过ISO14064碳认证、具备碳足迹核算与国际碳信用交易能力的企业,同步推动园区自身建立能碳管理平台,实现碳数据实时监控与国际标准接轨。


零碳园区企业画像
基于“低碳属性+产业适配性”特点(也就是“环保水平高,并且适合园区发展”),我们可以精准找到三类最适合入驻的企业:
需具备GW级产能、绿电消纳能力,覆盖光伏/风电设备制造、长时储能(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技术供应等领域。
聚焦绿色冶金、绿色数据中心等领域,单位产值能耗、碳排强度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或承诺入驻后达成明确的减排目标,或满足“低碳工艺改造+绿电使用比例≥80%”。
包括固废资源化(吨级废钢再生、工业废水零排)、生物基材料(获欧盟绿色标签认证)等领域企业,需具备污染物近零排放能力。

招商怎么招?
守株待兔,只靠给政策优惠来吸引企业入驻零碳园区的法子过于单一,想突破得从多个维度一起发力,打造一套完整的招商方案
设立绿色产业基金,通过 “基金 + 基地” 撬动社会资本;针对中小企业推出 “碳账户质押贷款”,降低融资利率。
搭建零碳资源整合平台,整合基础设施资源推出 “零碳企业服务包”,联合低碳产业集聚区建跨区域联盟,定期举办政企对接会,降低企业对接成本、促进技术转化合作。
以零碳产业链为核心,通过招引链主企业带动配套企业形成闭环,靶向补充储能、碳咨询等薄弱环节,布局低碳物流等链上服务,提升园区绿电使用率、降低产业链运输碳排放。
定制 “绿电直供 + 储能保障” 方案,提供可溯源绿电且电价低于市场均价;建立园区碳交易平台,允许企业出售剩余碳配额获利。
提供 “碳足迹核算 - 碳中和实施 - 碳资产运营” 全流程解决方案,配套智慧能源管理平台优化企业用能效率。
基于 ESG 评级、专利数据库搭建 AI 企业画像系统,提升招商精准度;利用元宇宙展厅实现跨地域项目推介。
推行 “安全 - 质量 - 施工许可” 三合一审批,压缩审批时间;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覆盖项目申报、碳交易、绿色债券发行等全环节。


风险防控与长效运营机制
零碳园区招商不能只盯着拉企业进来,后续运营也得跟上。首先得建立好三个关键保障体系:
建立“园区-企业-设备”三级碳监测网络,实现分钟级碳排放数据更新;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年度碳核查,确保数据公信力。
提取园区收益设立技术创新基金,支持CCUS(碳捕集)、光热发电等前沿技术中试;建立企业退出机制,对连续两年未达低碳标准的企业实施清退。
推行 “碳收益分成”,企业碳交易、绿电溢价收益反哺园区基础设施;设立产业链协同基金,对关键环节企业给予投资补贴。
零碳园区招商的本质,是通过“低碳”重构产业生态竞争力。地方需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如绿电供应能力、产业基础),以“绿电成本优势”为杠杆、“产业链协同”为纽带、“数字化工具”为抓手,避免同质化竞争。绿天使集团深耕产业园区运营领域多年,也深谙零碳发展之道,能够为地方政府提供全链条招商解决方案:通过大数据平台精准产业画像匹配低碳企业资源;协助地方开展低碳技术共享计划,搭建企业间技术交流与资源共享桥梁,推动上下游企业绿色协同,转化为低碳产业集群。绿天使坚信,唯有将招商转化为“低碳生态构建”,才能在“双碳”时代实现产业升级与生态保护的长期双赢。
绿天使集团是中国领先的专注于服务战略新兴领域,为快速成长的科技企业提供专业化产业升级服务的机构。以孵化基地为支点,调动、整合各方资源,为创业者打造一个环境优良的创业生态圈。绿天使集团目前已运营20个创业园区和26个产业园区,成立3支产业专项投资基金,孵化企业3000余家,已投资企业近70余家。通过在相关领域不断深耕,绿天使集团逐步形成以孵化+投资+加速+辅导上市的特色运营模式,打造链条式、专业化、行业集聚的产业示范园区。促进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的升级,推动战略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相关行业的产业化、科技化、国际化,助力行业整合,促进产业升级,形成生态共享的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