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2025-11

【第七十四期】场景培育:连接技术与生活的创新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5-11-20

当新技术遭遇“落地难”的瓶颈,当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当民生服务期待更精准的创新赋能,场景培育正从一个行业热词,跃升为国家层面推动创新发展的系统性战略,成为赋能新质生产力培育、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2511201a.jpg
01.png

什么是场景培育?

场景培育是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构建的系统性应用验证与落地情境,核心是通过“硬验证+软验证”的体系化“社会性中试”,打通技术研发与市场应用的断层场景培育本质是一种综合性创新载体,既是连接技术与产业、研发与市场的桥梁,也是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体制改革深度融合的关键抓手

国家层面明确将其定位为新技术的“试验场”、新兴产业的“加速器”和体制改革的“试金石”。与传统创新模式不同,场景培育核心是政府角色的转型:从过去的主导者、评审员,转变为场景的提供者、生态的维护者和规则的制定者,通过搭建供需对接平台,让技术创新精准匹配真实需求。

2510148.jpg
02.png

场景培育的发展历程

(1)地方探索起步阶段(2018-2023年)

以北京、合肥、深圳等城市为先锋,率先开启场景创新实践。深圳龙岗区率先提出“我帮企业搭场景”理念,通过成立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构建专项工作组,打造了“专班+政策+平台”的三轮驱动模式,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这一阶段的场景创新以零散探索为主,聚焦局部领域的需求解决。

(2)国家战略引领阶段(2024年至今)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将场景创新纳入国家发展框架。202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明确五大方向22类重点领域,标志着场景培育从地方自发行动转向国家统一推动的新阶段。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有65座城市开展相关工作,场景经济正加速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2507034.jpg
03.png

场景培育的核心应用领域

(1)产业转型升级场景

传统高耗能产业的转型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命题,场景培育可以提供技术落地的精准路径。安徽海螺集团与华为合作打造“AI+水泥建材大模型”,实现标准煤耗下降1%,单条生产线年减碳4500余吨。该场景以“AI 技术+传统生产”为核心,聚焦节能减碳这一行业共性痛点,通过智能化算法优化生产全流程,既验证了AI在重工业领域的实用性,又为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方案。

(2)新领域新赛道场景

新领域新赛道的崛起依赖于技术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场景培育扮演了“赛道孵化器”的角色。广东开通700余条无人机物流航线,使海岛医疗急救响应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30分钟。无人机物流场景精准切入海岛医疗急救的刚性需求,既解决了偏远地区交通不便的民生痛点,又为低空经济产业搭建了规模化验证平台。通过真实场景的反复打磨,无人机的续航能力、调度效率、安全标准等核心技术指标不断优化,进而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这一过程印证了场景培育的核心逻辑:以需求牵引技术迭代,以技术成熟度支撑产业扩容,快速形成新赛道的先发优势。

(3)民生服务优化场景

民生领域的场景培育核心是“技术惠民”,通过搭建医疗、养老等高频服务场景,让科技创新直接触达群众需求。北京天坛医院“龙影”大模型将 CT 诊断报告生成时间从30分钟压缩至1分钟,基层医院诊断准确率提升至90%。“龙影”大模型场景聚焦医疗诊断效率与准确率两大核心痛点,尤其针对基层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通过 AI 技术赋能实现诊断能力的均等化提升。这不仅是技术验证的过程,更是公共服务资源优化配置的载体——它让高端医疗技术突破空间限制,降低了优质服务的获取门槛,同时通过海量临床数据的积累,反哺大模型技术持续迭代,形成“技术应用—数据沉淀—能力升级”的良性循环。

(4)社会治理创新场景

社会治理的现代化离不开治理场景的数字化、高效化转型,场景培育为政企协同提供了制度性支撑。深圳龙岗通过“场景办”统筹协调,将企业对接政府项目的流程从半年压缩至一个月。“场景办”模式以“流程优化+资源统筹”为核心,打破了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和审批瓶颈,将企业需求与政府场景资源精准匹配。这一场景的本质是“制度创新+治理场景”的融合,既验证了“集中统筹、高效对接”的治理新模式,又为社会资本参与公共项目搭建了便捷通道。通过重构治理流程、开放公共资源,实现了“治理效能提升”与“市场活力激发”的双赢,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推广的实践路径。

2510111.jpg
04.png

场景培育的核心价值

● 打通创新转化链路

场景培育构建了“技术突破—场景验证—产业应用—体系升级”的完整路径,解决了新技术“落地难”的痛点,加速了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培育筑牢了转化基础。《黑神话:悟空》通过工业级实景三维重建技术场景,让空间计算等新技术实现商业化爆发,印证了小切口场景的高价值潜力。

● 激活产业生态活力

国有企业主动开放主业场景,吸引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参与,推动了技术、资本、数据、人才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催生了跨领域、跨行业的融合创新,形成资源共享的产业生态圈。欣旺达打通“电池—充电桩—整车—储能”全链条场景,实现从产品供应商到综合服务商的转型。

● 释放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我国丰富的应用场景资源与超大规模市场相结合,为新技术提供了广阔的试验空间。场景培育不仅能让国内创新成果快速迭代,还能通过国际联盟搭建海外对接平台,推动技术与标准“走出去”,推动我国从 “技术跟随” 向 “标准引领” 转变,提升在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中的话语权,为我国产业参与全球竞争开辟了新路。

2507042.jpg
2503016.png

结语

场景培育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创新模式常态化,企业将从“技术研发→寻找应用”转向“场景需求→技术攻关”,创新周期大幅缩短;二是产业链协同深化,跨领域、跨区域的场景共建将成为主流,避免重复建设;三是安全与创新平衡,在鼓励场景开放的同时,通过标准先行、风险管控等机制,实现安全有序发展。

从技术转化到生态构建,从国内发展到全球竞争,场景培育正成为重塑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核心力量。它既是破解创新难题、激活市场活力的关键抓手,也是推动产业升级、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纽带,未来将持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jpg

绿天使集团是中国领先的专注于服务战略新兴领域,为快速成长的科技企业提供专业化产业升级服务的机构。以孵化基地为支点,调动、整合各方资源,为创业者打造一个环境优良的创业生态圈。绿天使集团目前已运营20个创业园区和26个产业园,成立3支产业专项投资基金,孵化企业3000余家,已投资企业近70余家。过在相关领域不断深耕,绿天使集团逐步形成以孵化+投资+加速+辅导上市的特色运营模式,打造链条式、专业化、行业集聚的产业示范园区。促进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的升级,推动战略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相关行业的产业化、科技化、国际化,助力行业整合,促进产业升级,形成生态共享的产业集群。


二维码1.jpg
绿天使集团
聚产业 汇人才 创价值
共筑百年产业群!
二维码2.jpg
业务联系电话
400-101-1280
13061398162





热点新闻


关于绿天使 / 产业集群 / 孵化基地 / 产业服务 / 产业投资 / 服务项目 / 服务流程 / 新闻资讯 / 产业链平台 /

绿天使集团专注于战略新兴产业的专业化集聚平台。

   备案号:鲁ICP备19060618号-1   网站建设:大精灵网站建设   

扫一扫 绿天使产业服务
扫一扫 绿天使产业服务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