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2025-07

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看县域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5-07-17


近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时隔 10 年后再次召开的全国层面的城市会议,规格之高、地位之重不言而喻。此次会议标定了我国城镇化和城市发展的新方位: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会议既延续了 2015 年会议 “内涵提升” 的核心命题,又在十年实践基础上进一步聚焦 “五个转变” 的深层变革:告别 “摊大饼” 式的规模冲动,转向对 “潜绩” 的深耕细作。这一转变对我国城市发展的理念、方式、动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会议中提出的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更是与做好县域经济息息相关。

01.png

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

上一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总书记就点明了 “内涵” 二字,强调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本次会议再次强调内涵式发展,提出 “五个转变”,即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方式、动力和工作重心、方法。这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引导着城市发展从注重规模扩张转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从关注 “显绩” 向追求 “潜绩” 转变。

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提质增效阶段,意味着城市建设不再单纯依靠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而是更加注重城市功能的完善、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城市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2507102.jpg
02.png

分类推进县域城镇化有何重要意义?

会议明确提出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早在 2022 年,中央文件就已将县城划分为 5 类:大城市周边县城、专业功能县城、农产品主产区县城、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人口流失县城。不同类型的县城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分类推进城镇化建设能够更好地因地制宜,发挥各县城的优势,解决各自面临的问题。

对于大城市周边县城来说,具有承接大城市产业转移和人口外溢的优势。通过加强与大城市的交通、产业等方面的对接,这些县城可以发展成为大城市的卫星城,实现与大城市的协同发展。例如,一些大城市周边的县城通过建设产业园区,吸引了大城市中因成本上升而外迁的企业,既促进了自身经济的发展,又缓解了大城市的产业压力。

专业功能县城则应突出其专业特色。如一些以旅游、文化、商贸等为特色的县城,可围绕自身的专业优势,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专业品牌。

农产品主产区县城要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农村电商等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加强农村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

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应以生态保护为首要任务,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适度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

对于人口流失县城,需要分析人口流失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如因产业发展不足导致人口外流,那就加大产业培育力度,创造就业机会;如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就需加强这方面的建设,提升县城的吸引力。

2507173.jpg
03.png

县域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紧密联系

县域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一方面,城镇化的推进能够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动力。随着人口向县城集聚,会带来大量的消费需求,刺激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城镇化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完善,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促进工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县域经济的发展又能够支撑城镇化的进程。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才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城市建设、公共服务提供和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2507174.png
04.png

做好县域经济的关键举措

01
立足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县域经济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的竞争,而产业竞争的关键在于挖掘特色和比较优势。当前,不少县域存在产业同质化突出、缺乏特色主导产业支撑的问题。绿天使认为,县域要精准定位特色产业,坚持市场需求导向,结合本地资源和禀赋条件,找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优势产业。同时,要注重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围绕主导产业培育招引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龙头链主企业,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实现产业补链延链强链。

此外,发展县域特色产业需要有战略定力,坚持久久为功,持续培育产业后续发展能力。

02
融入区域产业分工体系

随着以中心城市主导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逐步形成,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向县域下沉趋势明显。县域应积极融入这一体系,主动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知识溢出和技术扩散。一方面,强化 “链主” 引领带动作用,地方政府要重点扶持具有一定规模、深度融入区域产业分工体系的企业成为产业链 “链主”,引导 “链主” 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合作,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另一方面,强化创新链的构建和协同,通过在大城市设立 “科创飞地”、组建创新共同体等方式,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的技术、知识、人才等科创资源,推动县域产业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此外,还要强化产业服务体系建设,从营商环境、产业基础配套、产业平台搭建、创业服务支撑、金融服务等方面,健全产业服务综合配套体系,让产业能够在县域落地生根、发展壮大。

2507042.jpg
03
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功能品质

县城作为县域经济的核心载体,发展质量直接影响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绿天使认为,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功能品质,要在“集约”“品质”“内涵”上做文章。

在“集约”方面,县城建设要避免粗放式摊大饼的发展模式,基础设施建设要适合本地特点,以小型化、分散化、生态化方式为主,降低建设和运营维护成本。注重营造人性化公共环境,推行 “窄马路、密路网、小街区”,打造尺度适宜、配套完善的生活街区。老城改造也要注重以小区域为单位,以小项目为基础,提升县城品质。

在 “品质” 方面,着力增加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县城教育医疗资源质量,推动养老服务精准供给,促进社区服务生活圈便捷可及。同时,推动县城绿色低碳建设,严守安全底线,提高县城韧性。

在 “内涵” 方面,加强县城文化建设,挖掘和传承本地历史文化,提升县城的文化品位,增强县城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为我国城市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做好县域经济,推动县域城镇化进程,能够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支撑。

未来,绿天使将紧紧遵循会议要求,聚焦县域产业升级需求和发展定位,助力县城在存量提质中筑牢生态基底,以专业化服务推动县域经济与城镇化协同发展。

1.jpg

绿天使集团是中国领先的专注于服务战略新兴领域,为快速成长的科技企业提供专业化产业升级服务的机构。以孵化基地为支点,调动、整合各方资源,为创业者打造一个环境优良的创业生态圈。绿天使集团目前已运营20个创业园区和26个产业园区,成立3支产业专项投资基金,孵化企业3000余家,已投资企业近70余家。通过在相关领域不断深耕,绿天使集团逐步形成以孵化+投资+加速+辅导上市的特色运营模式,打造链条式、专业化、行业集聚的产业示范园区。促进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的升级,推动战略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相关行业的产业化、科技化、国际化,助力行业整合,促进产业升级,形成生态共享的产业集群。





热点新闻


关于绿天使 / 产业集群 / 孵化基地 / 产业服务 / 产业投资 / 服务项目 / 服务流程 / 新闻资讯 / 产业链平台 /

绿天使集团——专注于战略新兴产业的专业化集聚平台。

绿天使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400-101-1280    备案号:鲁ICP备19060618号-1   网站建设:大精灵网站建设   

扫一扫 绿天使产业服务
扫一扫 绿天使产业服务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